作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,泰和新材專業從事高科技特種纖維的研發與生產,是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特種纖維生產商。
從公司業績來看,2011年至2013年,其凈利潤分別為1.40億元、0.45億元和0.84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-45.57%、-68.10%、89.61%,而今年單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0.51億元,同比增長278.40%,對應的每股凈資產為3.48元。
“受益于行業景氣度上升,今年單季度氨綸市場價格維持在高位,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高,而主要原料的價格同比有所下降,氨綸與原料成本價差擴大促進公司綜合毛利率提高9.43個百分點。此外,芳綸銷售量的增加和盈利能力恢復,也促進公司盈利同比提升。”光大證券分析師毛偉表示。
據了解,近五年來國內氨綸行業消費量年復合增速超過17%,而去年以來氨綸產能增速僅維持在4%左右。由于產能增速遠低于需求增速,行業總體上維持供應偏緊的格局,氨綸價格彈性高等大。
毛偉表示,由于技術門檻較高,公司生產的在防護領域使用的芳綸產品,尤其是色絲,競爭優勢明顯,預計未來該部分產品將繼續保持較好的盈利水平。間位芳綸方面,公司推出針對PM2.5的高精度纖維,并加大在防護領域如軍警等的推廣力度,有利于擺脫低端市場的無序競爭;對位芳綸方面,公司產品質量提升而成本降低,后續發展空間廣闊。但有分析人士表示,公司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,如下游紡織需求持續低迷,芳綸產品市場拓展不及預期和行業競爭加劇等。
二好市場上,自去年公司股價全年下跌15.05%之后,今年初以來,截至7月4日收盤,泰和新材表現尚好,股價同期上漲11.64%,跑贏同期上漲1.82%的化學纖維板塊(申萬二好行業),在該板塊下屬的27家上市公司中,泰和新材股價漲幅靠前。目前,公司市盈率(TTM)為35.84倍,高于15.05倍的板塊行業中值。
從主力持倉狀況上看,截至今年單季度末,包括2家單般法人、4家基金和1家券商集合理財等7家主力機構持有泰和新材,持倉量總計2.14億股,占流通A股的42.07%。其中,基金持倉與去年底相比,增倉的3家,增持128萬股;減倉的0家。在公司股價跑贏行業指數后,近期共有15家機構發布評好,整體評好為看漲。截至6月28日,共有14家機構對公司今年業績作出預測,平均預測凈利潤為2.15億元,照此預測,公司今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比增幅為154.62%。
就投資機會而言,除了業績有望同比大幅增長,對公司股價的上行構成堅實支撐外,公司新產品的研發投產和推廣等利好消息,也將產生事件性的催化劑效應。同時,公司上市以來的派現金額大幅高于募資金額,也有望在財報發布之際走出單波“高送轉”行情。
- 九月秋收忙,常州運成化纖材料有限公司丙綸工業絲助力多行業高效生產
- 金九銀十”前夕,紡織業“風云變幻”
- 九月秋意漸濃,常州運成化纖材料有限公司丙綸工業絲適配多場景生產
- “金九銀十”的紡織行情
- 綠色低碳,紡織行業加速“破局”!
- 八月暑熱未散,常州運成化纖材料有限公司丙綸工業絲護航多行業生產.
- 八月 “秋老虎” 持續發力,常州運成化纖材料有限公司丙綸工業絲成
- 上半年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出口情況!
- 八月暑氣未消,常州運成化纖材料有限公司丙綸工業絲助力生產穩行!
- 八月秋老虎來襲,常州運成化纖材料有限公司丙綸工業絲守護生產續航!